•  9
    孫善豪教授著作列表
    with Wei Li
    A Journal for Philosophical Study of Public Affairs 62. 2017.
    孫善豪(1960年11月2日—2017年6月23日),臺灣政治學者、政治人物,曾任中國民主社會黨主席、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教授、東吳大學政治系兼任教授、華梵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專長為馬克思主義、德國唯心論哲學、西洋政治思想史、意識型態、新儒家等。1960年出生,2017年去世,享壽57歲。李煒、吳冠緯等編輯,感謝孫善豪妻子陳品蓉女士及學生蔡慶樺、王名釤等提供文獻 。
  •  7
    阿多諾《美學理論》中的藝術雙重性
    Dissertatio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2012.
    面對著文化工業 (culture industry) 的崛起,藝術家高喊著「藝術自主性」 (autonomy of art) ,來對抗國家機器與資本主義對藝術的侵蝕。前衛的藝術家就已經面臨內部矛盾的論證:一部分認為藝術應該當作社會真實的反映工具,進而觸發社會的整體革命,另一部分則抱持著「為藝術而藝術」 (l'art pour l'art) ,不應該被任何社會的風潮牽動。本文挑選阿多諾的美學思想作為研究的課題,研究其批判文化工業的藝術哲學,並且就《啟蒙的辯證:哲學的片簡》 (Dialec-tics of Enlightenment) 的篇章〈文化工業:大眾欺騙的啟蒙〉 (The Culture Indus-try: Enlightenment of Mass Deception) 以及《美學理論》 (Aesthetic Theory) 當作本文研究之原典。 除了緒論與結論,本文共分為三個章節。第一章分析的是「文化工業」:藉由商品拜物教的形式,文化工業從藝術的外部性質──傳播媒體──來取得藝術的社會形式,卻也因此異化藝術本身的內在邏輯,甚至使得傳播媒體異化且取代了藝術作品本身。第二章分析的…Read more
  •  5
    Selected Papers of Joshua Wen-Kuei Liao (edited book)
    with Rwei-ren Wu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2021.
    台灣問題不再是中國與台灣的問題,而是全世界的問題。 ──廖文奎《福爾摩沙發言》 廖文奎,1905年生於西螺士紳門第,志學之年負笈京都同志社中學,之後於南京就讀金陵大學,又赴芝加哥大學拜實用主義執首米德門下,攻取碩、博士學位,專研政治心理學與比較哲學史;遊歷歐陸一年,歸國任教於金陵大學、中央政治學校、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等,國內外著作等身外亦積極辦刊參議政事。然而,二戰期間中日勢如水火,加上戰後國府加劇腐敗失能,廖文奎從呼籲忠於中華民國憲政的台人自治,到台灣民族主義的理論奠基者,倥傯顛沛中逝於1952年英屬香港。 本書摘選收錄廖文奎的十五篇著作。在1945年戰前著作中,可見廖文奎從實用主義探討人的良識、人與社會的關係,並雜揉實用主義、人生哲學暨新儒家、甚至行為主義心理學等研途,為智識公民理想與中國政治改革提出建言。1945年戰後,廖文奎多著政論,論建台人自治的藍圖,1947年二二八事變前後,更嘗試提出憲政體制建構下的台灣民族主義理論,直至二二八事變後流亡海外,廖文奎仍持續投書,發表著述。從中國民族主義者到反抗中國的台灣民族主義者,廖文奎民族認同的辯證,正印證了20世紀前半期中、台之間「迂…Read more
  •  5
    Joshua Wen-Kwei Liao (廖文奎, 14. November 1905 – 1952) is a founding theorist of post-war Taiwan independence. We should see his pre-eminence as multifaceted, not merely because of his political engagement but because of his prolific intellectual achievement. He was a politician and activist who began the post-war overseas Taiwanese independence movement and shed light on it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He was also an intellectual historian and political psychologist who applied and combined the phil…Read more
  •  2
    從文化創意產業反思藝術的自主性
    Culture Studies Monthly 120. 2011.
    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cul tural creat ive industry),成為在產官 學間, 無論是作學術研究或是政策報告上, 一個時髦的名詞。舉凡音 樂、繪畫、 攝影、表演、戲劇、書籍等, 都可以算作是「文化產業」 的範疇。就在這樣「文化是門好生意」的概念, 加上其本身抽象不 被拘束的強可塑性,「文化創意產業」這個看起來新鮮又時髦的新興名 詞就油然而生, 這樣的現象也代表著發達資本社會在人類文明發展 中, 可見的萬物俯拾都可商品化的現象。 然而, 在文化創意產業政策這九年來的推動, 是否給予台灣藝術 人文的從業人士有足夠的空間發展其「創意」? 這個問題是值得研究 的。於是, 本文在這邊透過規範性的理論基礎來探究台灣最近藝文界 實際上的一些現象, 來看在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政策是否能夠讓相關人 士得到發展空間? 文
  •  2
    民主政治中的反民主因子─淺談「權威性人格」
    In 菜市場政治學:選舉專號, Rive Gauche Publishing House 左岸文化. pp. 61-66. 2018.
    「權威性人格」理論是在 1950 年由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第一代學人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與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心理學家 Else Frenkel-Brunswik、Daniel Levinson、Nevitt Sanford 等共同研究發表。「權威性人格」具備潛在的反民主法西斯傾向:一方面對於權威保持絕對的服從與崇敬,另一方面又從這種權威崇拜中建立起自己的優越感。